找到相关内容146篇,用时4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国禅宗通史》的方法论评析(2)

      作者的批判要义在于《坛经》论说充满道德意识更用宗教诱胁要求道德教化。然而,作为佛教哲学根本义理的般若在它转为人世间行为指导的时候,本就不可能违背一般宗教价值系统中的道德标准,因为各大宗教哲学体系内的道德价值皆在追求一个平等博爱的世界理性。佛教智慧所透显的本体真义实是一切价值信念的最终根据,因为本体撤除一切私意念虑之作用,后者正是社会理性的破坏者,一切对治破坏社会理性的价值...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21158009.html
  • 宗喀巴对于大、小乘戒相融之思考(1)

    不同:以方便分大小乘,亦以方便分二大乘,方便之主是就成办色身方便。”(《密》,页十五)   宗喀巴对于成佛除了必当修习智慧之外,尚有其他感果之方便。他说明:   “针对成佛方便应修,何用所余...方便,谓天瑜伽。....此方便中具二差别,一者安乐:谓不待苦行;二者律仪。....与达智慧互不分离。”(《密》,页十六)   “次说波罗蜜多乘中,以余五度方便摄持慧度,经三无数大劫而修正行,即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1060063.html
  • 印顺导师人间佛教在台湾学术界的论述?

    内容,其意可推知,印顺导师以入世结合智慧,作为菩萨修行的契入点,藉以反对中国佛教强调出世解脱,忽视般若,只是一味地将注意力摆放自身的体证、玄悟上,以此作为出世「解脱」之途径,影响中国佛教未来的...空论为主,太虚大师则偏向在中国传统佛教真常唯心,这是两人所坚持立场,重点在于印顺导师以学以作为参考路径,这是经过反省中国佛教,就是有别于传统佛教,以一种突破性的新观念作为思想的基础,江氏认为这样...

    释禅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23862967.html
  • 见 鬘 论—略说见及乘差别备忘录

    我」是无有自性,如果能如此忆念内涵,我们就可以圆满福德智慧资粮,所以当我们在念诵以我所行「施等善」,如果改为「诸资粮」更为完善;除了广行福德资粮外,还需思惟智慧资粮。  三、本论题意  今天所要...无二的意思;无二是指智慧、方便无二。智慧方便无二又是指什么呢?一般而言,是以大乘所说的,  通达的正见,就是智慧资粮;布施、持戒等是方便资粮,智慧方便二者双运。如龙树菩萨在【六十颂如理论】中...

    莲花生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20563202.html
  • 海德格与龙树:从“语言”概念到实践内涵之比较(上)

    思想中,实相的“存在”是不可掌握与把捉的一种状态:因此一旦认为掌握住了“”,实际上根本是一种错谬的认知:因为“”不是在概念范畴内的产物:它是一种超越概念,同时亦能正确理解万物的智慧。这即是瓜生津...以假名(语言)呈显出来:然后因证悟智慧者教育济世的精神,再以假名(超语言)的状态显现出来。因此对于海德格与龙树语言概念的比较,即是将前者的存在论差异相对于二谛的概念,透过两者如何以语言观念,来理解...

    妙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74664836.html
  • 略述自性清净如来藏

    诸声闻独觉所行。如来藏者是法界藏、是法身藏、出世间藏、清净藏。  《胜鬉经》中说如来藏是如来的智慧所体悟的不思议境界,不是小乘人所能了达的。因为它是法界藏、出世间藏、清净藏、生死和涅盘均依如来...略述自性清净如来藏  惟 定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即是如来藏性。此藏性无始以来,不生不灭,非非有,毕竟常恒。从本以来自具足恒沙妙用,超越一切名言对待。当体即是,动念即乖。如来藏本源自性清净...

    惟 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14365706.html
  • 郑振煌教授弘法记

    也是佛性的流露,没有任何思维,没有任何条件,它不是因缘所生法。如果是因缘所生法的行善,就不是清净心。这是法尔如是,它绝对自在的行善,这个叫做清净心。那换言之有任何行为上都是完全跟智慧二央慈大悲,...缘起的时空地点是世间的智慧,表象withevidence。然后知道real in everything就是知道这一盆花缘起的。无自性它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它是无自性,它是缘起,这个叫做智慧。...

    陈秋燕 笔录 黄严瑞校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25765773.html
  • 情绪管理(三)

    菩萨是大智慧者,是智慧。当我们在愚昧、无明时,就观文殊菩萨在我们面前栩栩如生,对我们开示智慧,进而将自己转化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他证得毕竟,是七佛之母,一切诸佛都是从般若智慧所流出。...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  鹭全用,方便不拘多少。  各位朋友:你可以时时刻刻唱这首歌。因为这首歌有很深的意义。“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就是要我们以智慧所产生的慈悲,大家打成一片,没有我相、...

    郑振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13067452.html
  • 生圆次第(1)

    或者说“无客体”的状态中。  最后,若我们能证悟,登上菩萨地后,借由观修本尊所累积的福德智慧,便可任运无念地作各种示现,度化利益众生。  虽然佛没有像凡夫众生的这种觉受和概念,但由于过去观修所积累...,而这样观想可将粗身逐渐转为细身,从而达到无念的禅定境界。  2.通过观修本尊可成就化身.,圆满福德资粮,获息、增、怀、诛四种成就,以种种示现利益有情众生。修智慧是为断分别执着,为解脱因,能证法身...

    陈泉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80067763.html
  • 陈泉州:信、解、愿(1)

    世界,念我十句我就把你接过来,到了极乐世界就再不会退转了,直到最后成佛。”他的愿望实现了,成了个极乐世界,他到那去当报身佛了。报身佛必须在灭度之后再回到他的法身中,就是常乐我静的境界,那就是真正的常了,与时间同在叫常。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灭度进入法身之后,极乐世界仍然存在,是观世音菩萨接班,接着度人。我们现在说得轻巧,可能是多少亿劫之后的事情了。我们若证悟了智慧,就没有生灭,与时间同在。  ...

    陈泉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70669442.html